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细辛不能和什么配伍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细辛不能和什么配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细辛泡水喝后,胃不太舒服,是正常反应吗?
首先,我不明白怎么想起用细辛泡水喝?究竞用细辛能治什么病?我从中医药专业的角度来阐述细辛的来龙去脉,希望网友们不要轻信偏方,否则,后悔莫及。有人说用细辛泡水服可治阳萎,这是真的吗?中老年人发生阳萎尤如灯油耗尽,不去添油,何有油灯长明之理吗?油尽灯灭这是正常规律。那么,细辛究竟是什么性味功能的药物呢?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主草。主产辽宁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性味辛,温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功能: 祛风解表、散寒止痛、温肺化饮。细辛以解表、止痛丶化饮见长。其解表发汗之力较弱,散寒止痛、温肺化饮之功较强。常用于偏正头痛、牙痛、痰饮、咳喘。可用于伤风、目疾、鼻渊、咽痛、口疮、脘腹诸痛、痹证。内服1一3克,水煎服,外用煎汤含漱研末敷贴。禁忌: 1、细辛反藜芦,为配伍禁忌。2、凡温病、阴虚阳亢头痛(高血压)、阴虚咳喘(慢性支气管炎)忌用;血虚头痛、气虚多汗、风热头痛慎用。3、有耗真气、劫阴津之弊,真气不足丶肾水亏耗之人,虽有风冷诸症,亦当慎用。4、用量不宜过大,用量不过一钱(3克),不可久服。《本草新编》指出:"细辛,止可少用,而不可多用,亦止可共用,而不能怏用。多用则气耗而增痛,独用则气尽而命丧。″ 现代药理研究认:两种细辛均含挥发油,其成分相同,要为甲基丁香酚、黄樟油脑等。挥发油有解热、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。有抑制子宫收缩,兴奋呼吸等作用。大剂量挥发油,经动物实验证明,可使中枢神经先兴奋后麻痹,继而使呼吸随意运动渐渐减弱,反射消失,使呼吸麻痹而死亡。并有抑菌作用。可见古人之见与现代药理都达到共识,肾水亏耗,久用独用细辛将耗气,气尽将命丧;大量长用细辛将使中枢神经和呼吸麻痹,中毒身亡。为此,奉劝朋友为了宝贵的生命,不可滥用乱用细辛,以免引起毒性反应,应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安全合理用药才是上策。你认为读了此文后有所启发吗?欢迎点评评点赞并予关注。
独活、乌药能和清热解毒散结的中药配伍吗?
独活、乌药能和清热解毒散结的中药配伍,没有违背“十八反”、“十九畏”,没有配伍禁忌。
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。独活有祛风湿。止痛,解表的功效,主治:
1.风寒湿痹 本品辛散苦燥,气香温通,功善祛风湿、止痹痛,为治风湿痹痛的主药。
2.风寒挟湿表证 本品辛散温通苦燥,能散风寒湿而解表。
3.少阴头痛 本品善人肾经而搜伏风, 与细辛、川芎配伍可治风扰肾经,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。
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。全年均可采挖,除去细根,洗净,趁鲜切片,晒干。生用或麸妙用。
乌药能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,主治:
1.寒凝气滞胸腹诸痛证 本品味辛行散,性温祛寒,入肺而宣通,人脾而宽中,故能行气散寒止痛,常配伍香附、木香、青皮等。
2. 尿频,遗尿 本品辛散温通,人肾与膀胱而温肾散寒,缩尿止遗,常与益智仁、山药等同用。
独活为祛风湿药,治疗外邪入里而从热化或郁久化热的热痹,应配伍清热解毒药;乌药为理气药,治疗湿热阻滞和瘀血阻滞,需要配伍清热解毒药和祛瘀散结药物。
寒性配热性的中药有冲突吗?
这样看你怎么配,厥阴病首方乌梅丸就是寒热药配在一起的,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是这样配伍,左金丸同样也是,这样的配伍在中医范畴内,比比皆是!就像吃火锅配凉菜,没有什么不可以的,药物是讲归经的,各有各路,但中医有一个大前提,那就是辩证,没有辩证的瞎配就是很可怕的,比如说,患者长了一个大疖肿,热毒炽盛的那种,我们用清热解毒的金银花、连翘、公英等等,如果加了附子、桂枝、干姜,那就有点胡闹了!
就说这些,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到您!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细辛不能和什么配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细辛不能和什么配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